無意間在網路上看到一則轉載文章 【德國的一張罰單】 應該很多人都看過了。

每次跟啊娜答去吃飯他總是叮寧再叮嚀的,吃不完就不要多點!我總會說:我吃得完!
但往往不是吃得太飽撐著難受,就是還會有食物剩下…
前幾個禮拜去吃韓國烤肉也是,看到食材新鮮就拿,啊娜答就只拿兩盤就不拿了,
他知道他可能要幫我消化…實際上也真的有食物剩下,拿的肉是勉強吃光了,但石鍋拌飯沒吃完…

現在的"吃到飽"餐廳很多,想要吃個夠本我們就會到這類的餐廳消費,選擇又多,
吃不了那麼多也要拿來放著,嚐過一口也好!這種不能吃虧的心態,真的很要不得。

成熟的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就看得出來,我也不敢說我已是一個思想成熟的大人,
有很多習慣、觀念甚至行為,我都覺得自己已經"很成熟",其實不然。
自己不想改變、不想做的事就會找各種藉口安慰自己、說服自己,把自己不想改的習慣"合理化",
這麼任性的生活著,覺得又不會影響別人,但如果有一天要面對問題,那些還不多半都是自找的?



大環境的不景氣也不知道還要持續多久,如果不改掉浪費的習慣,說不定會更久…
雖說從小地方改變看不出多大的實質效益,但將它改變、變成自己文化的一部分,那份力量是很大的。
沒看過的人可以參考看看喔!



德國是個工業化程度很高的國家,說到賓士,BMW ,西門子……沒有人不知道,世界上用於核子反應爐中最好的核心泵就是在德國的一個小鎮上產生的。
在這樣一個發達國家,人們的生活一定是紙醉金迷燈紅酒綠吧。
去德國考察前,我們在描繪著、揣摩著這個國度。
到達港口城市漢堡之時,我們習慣先去餐館,已在駐地的同事免不了要為我們接風洗塵。

走進餐館,我們一行穿過桌多人少的中餐館大廳,心裡犯疑惑:這樣冷清清的場面,飯店能開下去嗎?
更可笑的是一對用餐情侶的桌子上,只擺有一個碟子,裡面只放著兩種菜,兩罐啤酒,
如此簡單,是否影響他們的甜蜜聚會?如果是男士買單,是否太小氣,他不怕女友跑掉?
另外一桌是幾位白人老太太在悠閒地用餐,每道菜上桌後,服務生很快的幫她們分配好,然後就被她們吃光光了。

我們不再過多的注意她們,而是盼著自己的大餐快點上來。
駐地的同事看到大家飢餓的樣子,就多點了些菜,大家也不推讓,大有「宰」駐地同事的意思。
餐館客人不多,上菜很快,我們的桌子很快被碟碗堆滿,看來,今天我們是這裡的大富豪了。
狼吞虎嚥之後,想到後面還有活動,就不再戀酒菜,這一餐很快就結束了。結果還有三盤沒有吃掉,剩在桌面上。

結完賬,個個剔著牙,歪歪扭扭地出了餐館大門。出門沒走幾步,餐館裡有人在叫我們。
不知是怎麼回事:是否誰的東西忘記了?我們都好奇,回頭去看看。
原來是那幾個白人老太太,在和飯店老闆嘰哩呱啦說著什麼,好像是針對我們的。
看到我們都圍來了,老太太改說英文,我們就都能聽懂了,她在說我們剩的菜太多,太浪費了。我們覺得好笑,這老太太多管閒事!

「我們花錢吃飯買單,剩多少,關妳老太太什麼事?」同事阿桂當時站出來,想和老太太練練口語。
聽到阿桂這樣一說,老太太更生氣了,為首的老太太立馬掏出手機,撥打著什麼電話。
一會兒,一個穿制服的人開車來了,稱是社會保障機構的工作人員。
問完情況後,這位工作人員居然拿出罰單,開出50馬克的罰款。
這下我們都不吭氣了,阿桂的臉不知道扭到哪裡去了,也不敢再練口語了。

駐地的同事只好拿出50馬克,並一再說:「對不起!」
這位工作人員收下馬克,鄭重地對我們說:「需要吃多少,就點多少!錢是你自己的,但資源是全社會的,世界上有很多人還缺少資源,你們不能夠也沒有理由浪費!」
我們臉都紅了。但我們在心裡卻都認同這句話。
這個富有的國家裡,人們還有這種意識。

我們得好好反思:我們是個資源不是很豐富的國家,而且人口眾多,平時請客吃飯,剩下的總是很多,
主人怕客人吃不好丟面子,擔心被客人看成小氣鬼,就點很多的菜,反正都有剩,你不會怪我不大方吧。
事實上,我們真的需要改變我們的一些習慣了,並且還要樹立「大社會」的意識,再也不能「窮大方」了。

那天,駐地的同事把罰單複印後,給每人一張做紀念,我們都願意接受並決心保存著。
阿桂說,回去後,他會再複印一些送給別人,自己的一張就貼在家裡的牆壁上,以便時常提醒自己。



下次要再去餐廳吃飯,要斟酌自己的食量再點菜,吃到一滴不剩才是好習慣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ice043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