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到彰化已經接近11點半,去彰濱工業區的台灣玻璃館繞一圈出來,早快餓昏了!
不管如何,先去覓食就對了!
工業區裡冷冷清清的,可能是假日的關係,道路上沒幾輛車,要找吃的就一定要去市中心。
這家賣著很普通的米糕,我們點了排骨飯,不知道為什麼,中部的排骨飯都非常好吃!

我正坐在面對工作檯的前方,抬起頭來正好就是看到裝著"人腦"的蒸籠:

唉呦喂呀!怎麼剛剛沒叫一碗來嚐嚐?哈哈!
這次是臨時起意要來鹿港,我相機只帶一台,而且還是帶到電池只剩60分電量那一顆…
哪知要來鹿港這個古蹟多多的小鎮,這一台相機根本不夠我拍,沒辦法,只能手機、相機互相拍了!
所以照片拍得少少的,又怕沒電,導致有許多景觀因為沒有重複拍而失敗…
啊娜答在旁邊安慰:這樣我們才能再來一次啊!
也只能這樣想了…
第一站:龍山寺
很多年前我曾來過鹿港天后宮,這龍山寺倒是第一次來。

看起來好幽靜,人潮都擠在天后宮,這裡一踏進來就感覺好清幽喔!

大門進來便看見有國樂社團的人在八卦藻井下演奏樂曲,輕輕淡淡的敲打著,

在八卦藻井下演奏廳說有共鳴的效果。
大門右邊有一整排很像是十八羅漢的小雕像,頗生動的神態我忍不住又拍拍拍…

我最愛長眉尊者啦!
鹿港龍山寺是國家一級古蹟,所有的建材都是從泉州運過來的。

正殿門前有一對大龍石柱,採用「天翻地覆」法在福建雕刻而成,

是一龍盤旋在上,另一龍仰舞於下,雕工精湛,極具有價值。
正殿拜亭的看架斗拱,又叫平身科溜金斗拱,以槓桿原理支撐屋簷重量,以求平衡,是力學與美學的結合。

每一處屋簷、梁柱、門窗、石階、甚至門板都有對稱的設計。

啊娜答直說真可惜相機沒電,不然人潮不多可以拍出美美的照片哩!


第二站:摸乳巷
來鹿港一定要去摸乳巷!

沿著路標跟人群走就能找到摸乳巷,一看到這條巷子,啊娜答就說:好像我家旁邊的巷子啊!

咦!啊娜答正經八百的樣子示範了這是條君子之巷嗎?

走沒多久就回頭不正經起來了!哈哈哈!好玩咩!

第三站:天后宮

鹿港天后宮不管何時永遠都是人聲鼎沸、熱鬧至極的地方!

今天的人潮還算少,如果碰到媽祖生日、年節拜拜…肯定擠得水洩不通!
啊娜答說:道家的精神是逢廟必拜,所以看到廟一定要虔誠的下馬朝拜一下!

我們也有上了二樓拜了文昌君,保佑我考試都ALL PASS!

在門口看到這兩幅橫幅的掛畫,畫的意境真不錯:


在天后宮外面有好幾條街,我們只逛了老街這條,啊娜答突然說他想吃"蝦猴"…
一路上有好多攤位在賣"蝦猴"、"一口蟹"…

電視上好像也有推薦過,滋味就是炸過的蝦子,脆脆油油的,我嚐了幾口感覺有點不鮮耶…
其實大太陽底下、尤其這種海鮮類…會很新鮮嗎?
有過敏體質的人不建議買這種零嘴,啊娜答吃了沒幾口就放棄,還是別吃壞肚子為妙,丟垃圾桶吧!
一路上都沒看到鹿港的地磚,在老街的地上終於被我找到啦!

照了這張,才算放心了!
鹿港地名的由來:
1.台灣中部一帶昔日多鹿,常有鹿群聚集海口草埔,故名鹿仔港,後來簡稱鹿港。
2.平埔族語Rokau-an之閩南語音譯。
3.因地形似鹿,故名鹿港。
4.昔日為米糧集散地,儲存稻穀的方形米倉稱為『鹿』,故稱此地為鹿港。
看這地磚的圖案,有港口的帆船、又有一個鹿頭,想當然爾,第1個說法比較被人認同。
鹿港的古蹟群很集中,不過不想太晚回台南、又加上相機沒電有點掃興下,
其他的古蹟就下次再來探訪了,像甕牆、日茂行、十宜樓、福興穀倉、當然龍山寺還要再去一次!
回程,啊娜答發神經,說要走海線回家,我說好,太陽還那麼高,無所謂。
我們會經過麥寮六輕喔,一路上就在討論台塑集團當初設廠時為什麼要設在雲林、
台塑進駐後對雲林帶來了榮景、還是汙染、土地更貧瘠、癌症人口卻爆增…這些議題打轉。
經過口湖時無意間看到"鄭豐喜紀念圖書館"!

哈哈,是個意外的收穫,很多人都知道鄭豐喜吧?!

牆上這幅王安石的掛字跟我們學校辛文炳大樓所題的字一模一樣:
貧者因書而富
富者因書而貴

圖書館會定期辦大嘴巴說故事,把好幾個童話編成一則也是絕妙!
讓人感動的是:
哈哈哈哈的笑聲,是雲林孩子們的快樂和我們的滿足。

夕陽雖然還未西下,一路上跟啊娜答嘻笑、聊著無哩頭的話題、看看天空雲朵的變化…
這張照片遠看像一個女人在睡覺捏!
這個假日感覺過得真棒!讓我充滿力量可以繼續上夜班!
不管如何,先去覓食就對了!
工業區裡冷冷清清的,可能是假日的關係,道路上沒幾輛車,要找吃的就一定要去市中心。
這家賣著很普通的米糕,我們點了排骨飯,不知道為什麼,中部的排骨飯都非常好吃!

我正坐在面對工作檯的前方,抬起頭來正好就是看到裝著"人腦"的蒸籠:

唉呦喂呀!怎麼剛剛沒叫一碗來嚐嚐?哈哈!
這次是臨時起意要來鹿港,我相機只帶一台,而且還是帶到電池只剩60分電量那一顆…
哪知要來鹿港這個古蹟多多的小鎮,這一台相機根本不夠我拍,沒辦法,只能手機、相機互相拍了!
所以照片拍得少少的,又怕沒電,導致有許多景觀因為沒有重複拍而失敗…
啊娜答在旁邊安慰:這樣我們才能再來一次啊!
也只能這樣想了…
第一站:龍山寺
很多年前我曾來過鹿港天后宮,這龍山寺倒是第一次來。

看起來好幽靜,人潮都擠在天后宮,這裡一踏進來就感覺好清幽喔!

大門進來便看見有國樂社團的人在八卦藻井下演奏樂曲,輕輕淡淡的敲打著,

在八卦藻井下演奏廳說有共鳴的效果。
大門右邊有一整排很像是十八羅漢的小雕像,頗生動的神態我忍不住又拍拍拍…

我最愛長眉尊者啦!
鹿港龍山寺是國家一級古蹟,所有的建材都是從泉州運過來的。

正殿門前有一對大龍石柱,採用「天翻地覆」法在福建雕刻而成,

是一龍盤旋在上,另一龍仰舞於下,雕工精湛,極具有價值。
正殿拜亭的看架斗拱,又叫平身科溜金斗拱,以槓桿原理支撐屋簷重量,以求平衡,是力學與美學的結合。

每一處屋簷、梁柱、門窗、石階、甚至門板都有對稱的設計。

啊娜答直說真可惜相機沒電,不然人潮不多可以拍出美美的照片哩!


第二站:摸乳巷
來鹿港一定要去摸乳巷!

沿著路標跟人群走就能找到摸乳巷,一看到這條巷子,啊娜答就說:好像我家旁邊的巷子啊!

咦!啊娜答正經八百的樣子示範了這是條君子之巷嗎?

走沒多久就回頭不正經起來了!哈哈哈!好玩咩!

第三站:天后宮

鹿港天后宮不管何時永遠都是人聲鼎沸、熱鬧至極的地方!

今天的人潮還算少,如果碰到媽祖生日、年節拜拜…肯定擠得水洩不通!
啊娜答說:道家的精神是逢廟必拜,所以看到廟一定要虔誠的下馬朝拜一下!

我們也有上了二樓拜了文昌君,保佑我考試都ALL PASS!

在門口看到這兩幅橫幅的掛畫,畫的意境真不錯:


在天后宮外面有好幾條街,我們只逛了老街這條,啊娜答突然說他想吃"蝦猴"…
一路上有好多攤位在賣"蝦猴"、"一口蟹"…

電視上好像也有推薦過,滋味就是炸過的蝦子,脆脆油油的,我嚐了幾口感覺有點不鮮耶…
其實大太陽底下、尤其這種海鮮類…會很新鮮嗎?
有過敏體質的人不建議買這種零嘴,啊娜答吃了沒幾口就放棄,還是別吃壞肚子為妙,丟垃圾桶吧!
一路上都沒看到鹿港的地磚,在老街的地上終於被我找到啦!

照了這張,才算放心了!
鹿港地名的由來:
1.台灣中部一帶昔日多鹿,常有鹿群聚集海口草埔,故名鹿仔港,後來簡稱鹿港。
2.平埔族語Rokau-an之閩南語音譯。
3.因地形似鹿,故名鹿港。
4.昔日為米糧集散地,儲存稻穀的方形米倉稱為『鹿』,故稱此地為鹿港。
看這地磚的圖案,有港口的帆船、又有一個鹿頭,想當然爾,第1個說法比較被人認同。
鹿港的古蹟群很集中,不過不想太晚回台南、又加上相機沒電有點掃興下,
其他的古蹟就下次再來探訪了,像甕牆、日茂行、十宜樓、福興穀倉、當然龍山寺還要再去一次!
回程,啊娜答發神經,說要走海線回家,我說好,太陽還那麼高,無所謂。
我們會經過麥寮六輕喔,一路上就在討論台塑集團當初設廠時為什麼要設在雲林、
台塑進駐後對雲林帶來了榮景、還是汙染、土地更貧瘠、癌症人口卻爆增…這些議題打轉。
經過口湖時無意間看到"鄭豐喜紀念圖書館"!

哈哈,是個意外的收穫,很多人都知道鄭豐喜吧?!

牆上這幅王安石的掛字跟我們學校辛文炳大樓所題的字一模一樣:
貧者因書而富
富者因書而貴

圖書館會定期辦大嘴巴說故事,把好幾個童話編成一則也是絕妙!
讓人感動的是:
哈哈哈哈的笑聲,是雲林孩子們的快樂和我們的滿足。

夕陽雖然還未西下,一路上跟啊娜答嘻笑、聊著無哩頭的話題、看看天空雲朵的變化…
這張照片遠看像一個女人在睡覺捏!
這個假日感覺過得真棒!讓我充滿力量可以繼續上夜班!
全站熱搜